织金:“车间”建在家门口 昔日邻居变“工友”

2023-06-14 04:15:56 来源: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

近年来,毕节市织金县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,该县人社部门积极作为、主动作为、下大力气、花苦功夫,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的建设和发展,逐步把就业帮扶车间建成“发展车间”和“致富车间”,让越来越多的群众,在家门口实现“进厂”就业,不少昔日邻居共同进入“就业车间”变“工友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走进位于织金县惠民街道的清达制衣厂,伴随着机器此起彼伏的“哒哒”声,近百名工人正在娴熟地认真工作,剪裁、缝制、压边、成型在一条流水线上分步完成,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

“清达制衣厂”是一家投资1000多万元的民营制衣企业,拥有厂房3000多平方米,流水线6条,10组生产设备,也是织金县人社部门认定的“就业帮扶车间”,让附近的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。34岁李小平是惠民街道惠泽小区的一名留守妇女,2019年初,这个就业帮扶车间建成投产后,她就来到了厂里,成为了一名制衣工人。

织金县惠民街道惠泽小区居民李小平告诉记者,“我觉得政府把这个厂搬到这个地方来非常的好,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挺好的,收入不错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。收入一般在三四千,有时候在四五千,这是按计件的,多做多得。”

现年32岁的居民白春梅,家住城郊结合部的三甲街道,丈夫外出务工,她则选择在家照顾家庭。2020年,她也如愿进入就业帮扶车间当上了一名缝纫工,月收入也在3500元以上。

织金县三甲街道居民白春梅说,“我来这里上班三年了,离家近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,这里的工资我们也都很满意!”

紧挨“清达制衣厂”的另一个就业帮扶车间叫“秀秀织袜”,几名女工人正在忙着包装袜子,并进打包分类,她们的月收入也达到了3000元以上,简单易操作的加工项目,不仅让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就地就近就业,还可以保证她们接送孩子和照顾家庭“两不误”。

惠民街道还有一个生产锡箔纸“帮扶车间”,解决了30余名年龄在50岁左右,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居村就业问题。他们在“家门口”的“帮扶车间”实现就业,既能照顾家庭,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,真是一举两得。

织金县就业服务中心陈靖向记者介绍了帮扶车间的情况,“目前我们的人社部门共认定三十家就业帮扶车间,主要有制衣、刺绣、种养殖等行业,带动全县劳动力1313人就业,其中脱贫劳动力占787人。”

据悉,织金县这些建在“家门口”的就业车间和小作坊,每年可以带动上千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就业,人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,用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。

织金融媒 记者:高洁 王翔 杨颖 王斌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南方晚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