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亚萍是家喻户晓的杰出女性,事业辉煌,万众瞩目。家庭生活中,她还是一位少见的孝顺、智慧儿媳。与婆婆相处的日子,她们相敬如宾,没承想却给彼此带来心灵壁垒。经过反思,她及时调整,一番磨合之后与婆婆相互敞开了心扉,感情日深,如今形同母女。邓亚萍也因此实现了事业、家庭的双重完美……
(资料图)
“乒坛女皇”的感动:婆婆跟老伴分居帮我带孩子
记者(以下简称记):你是享誉华人世界的杰出女性,做运动员时叱咤乒坛,如今是受人敬重的人民网总裁,事业上万众瞩目。生活中的你也是如此完美吗?
邓亚萍(以下简称邓):我谈不上完美,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之人,我也会有普通女人的喜怒哀乐和烦恼。2004年6月,我和林志刚在北京登记结婚,接受媒体采访时我曾说过:“我是个很"贪’的女人,事业、家庭我都要。”这些年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,事业上兢兢业业,家庭生活中尽力扮演好妻子、好母亲、好女儿、好儿媳等多种角色,尤其是我将婆婆接到北京后,家庭关系变得复杂了,但温馨和谐一直是我们小家庭的主旋律。我称不上完美女人,但力求接近完美。
记:为避免家庭矛盾,如今很多儿媳都躲着婆婆,你为何主动接婆婆到你家?
邓:2009年4月,我被组织任命为北京团市委副书记,林志刚也担任了丰台区体育局主任,我们肩上的担子都不轻,加班、出差是家常便饭。尤其是我,刚进入一个陌生领域,工作千头万绪。为尽快进入角色,我的工作日程表里没有周末,双休日等同于星期一,“五加二,白加黑”成了我的工作常态。当时我儿子林瀚铭才3岁,一直由我父母照顾。我每天早晨出门时,儿子还没醒;晚上我回家时,儿子又睡着了,因此,儿子见我一面都很难。家里的所有事情,我都推给了我父母。我父亲邓大松当时已经76岁,母亲蔡荷珍也72岁了,老两口都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老年病。当年6月,我父亲因高血压住院,母亲既要服侍老伴又要照顾外孙,也累病了。我和林志刚的生活陷入一片忙乱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只得将父母送回郑州老家,交由哥哥邓建萍一家照顾。
可我儿子林瀚铭正上幼儿园,必须有人接送、照顾。父母走后,我在电话里与婆婆商量,希望她能来北京照看孙子。婆婆快人快语:“奶奶照看孙子天经地义,我过几天就动身。”随后,我和林志刚赶赴广州,把婆婆胡桂春接到了北京。
记:你婆婆到了北京,公公在广州,老两口不是面临分居吗?
邓:是啊!当初我们到广州接婆婆时,公公提出,由他每月出资3000元,让我们请个保姆照顾孩子。婆婆当即表示反对:“保姆哪有奶奶贴心?把宝贝孙子交给外人我不放心。”婆婆退休前是广州一家电器厂的车间主任,泼辣能干,平时家里大事小事大都由她拿主意。她这么一说,公公只得同意。
我考虑到公公婆婆分居的不便,提出让他们一起去北京。可公公老有所为,闲不住,在一家公司担任顾问,脱不开身。这样一来,公公婆婆只得老来分居。现在很多老人做不到这一点,因此我一直对公公婆婆心存感激。
记:初到北京,老人适应吗?
邓:我婆婆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,吃不惯北方菜,但这个好解决,我们就按婆婆的口味吃清淡的广东菜。白天我和林志刚上班,儿子上幼儿园,婆婆手脚麻利,干家务很快,忙完家务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。有一次我回家取资料,看见婆婆站在阳台上,脸紧贴着玻璃,嘴唇嚅动。我不解地问她:“妈,你这是干什么?”婆婆讪讪一笑,说:“我在数小区里停了多少辆轿车。”那一刻我明白了婆婆心里的孤独。以前我不明白,婆婆为何将抹布洗得纸一样白,为何把地板擦得一尘不染还经常戴着老花镜在地板上找有没有头发。原来,这很大程度上是孤独所致,她是在给自己找点事做!可即便如此,婆婆也不愿给我们“添麻烦”。比如有时我们一家三口出门,我要婆婆跟我们一起出行,她总是拒绝,说不愿干扰我们小家庭的生活。我也不好勉强,可想想她一个人在家的孤单,我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。
记:你肯定有办法帮婆婆消除孤独吧?
邓:我尽量匀出一些时间给家庭,精心安排婆婆的生活。双休日我给婆婆放假,让林志刚带着她四处走走。我还抽时间教婆婆学会了上网、发邮件、视频聊天。婆婆爱听粤剧,我给她买了红线女、马师曾、罗家宝、陈笑风等粤剧名家的戏曲光碟。此外,我还尽力创造条件,让公公婆婆个把月团聚一次,或让婆婆回广州,或请公公来北京。婆婆节俭了一辈子,舍不得几千元的机票钱,每次我都提前给公公或婆婆订打折机票,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。婆婆的孤寂感渐渐有所缓解。
婆媳相敬如宾,沉闷隔阂在心间
记:自古婆媳难相处,你们闹过矛盾吗?
邓:婆媳是姻亲,没有血缘关系,彼此相处需要分寸。我一向尊重婆婆,对她很客气。一花一世界,一人一性格。婆婆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,或说了过分的话,我从不顶撞她,而是通过林志刚委婉地向她转达。婆婆有涵养,有智慧,懂得婆媳相处之道,有什么想法也很少直接对我说,而是通过林志刚与我沟通。因此,我们之间避免了大多数婆媳那种琐琐碎碎的小矛盾。但我们也都是凡人,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,别说是婆媳,就是亲生母女,也难免发生不愉快,出现分歧,产生烦恼、困惑甚至纠结。比如,我跟林志刚恋爱数载,感情基础很牢固,在他面前我非常真实,有啥说啥,从不绕弯。林志刚很欣赏我的率真和直接,婚后我们几乎没红过脸。可婆婆却对此有想法,始终觉得林志刚和我不对等,我说话声音稍高,在丈夫面前发几句女人的牢骚,她就觉得我高高在上,让她儿子受了委屈。有一次,林志刚私下告诉我:“我妈在家里,不比以前,以后咱们交流时语气得委婉些。”丈夫这也是从家庭和睦出发,我能理解,便尽量注意跟他交流的方式。因此,虽然跟婆婆相敬如宾,从未闹过矛盾,但婆婆的这种想法还是让我心里感觉不舒服。
记:婆婆和亲妈的不同可能就在这里,她总是更惦记自己的儿子,这也是人之常情吧!
邓:可不是嘛!更有意思的是,不管我做了多少努力,哪怕一件事做得不恰当,哪怕是无心之过,婆婆都会有想法。2010年9月,我父亲糖尿病恶化到北京治疗,加上我妈来陪护,我家一下子住了三位老人。一边是亲生父母,一边是婆婆,我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,甚至有些偏向婆婆,吃饭时总是先给婆婆盛饭、夹菜,然后才轮到我爸妈。给婆婆和我妈买衣服,买给婆婆的总是更上档次,我就怕她有想法。可再怎么留心,还是免不了出岔子。都说隔代亲,婆婆和我妈都非常疼爱林瀚铭,婆婆更是有些溺爱孙子。有一次,婆婆给林瀚铭买了一把水枪,林瀚铭玩疯了,一会儿朝外婆脸上喷,一会儿朝奶奶脸上喷,弄得两人都一脸水珠。我妈就批评了外孙几句,婆婆却为孙子开脱:“孩子哪有不调皮的?一天到晚坐着不动那才可怕呢!”婆婆溺爱孙子,我也有想法,委婉地要求她对瀚铭严厉一些。婆婆可能觉得我这是偏向我妈,竟说:“还是生女儿好。”我听了心里特别委屈。
我妈是个明白人,非常理解我的处境,知道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。因此,父亲病情一稳定,她就要和我爸回郑州。我舍不得,心里很不好受,可父母坚持要走。把他们送走后,虽然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了,但对父母的愧疚及家庭琐事的烦恼,给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情绪。婆婆为我做每一件小事,我都会说声“谢谢”,可话语里明显透着客套和生分。遇到我和婆婆单独在家时,我竟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了。
记:沉闷有时比争吵更让人难受,你是否有同感?
邓:确实是这样。身处同一屋檐下却无法沟通,真的让人很难受。林志刚觉察出了家里的气氛不对,想方设法想让我们的关系变得融洽,经常在婆婆面前说我的好,当着我的面总说婆婆的优点;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时,他还有意谈起女人感兴趣的话题,引导我和婆婆讨论。可心里有想法,靠外力根本无法解决。林志刚的努力收效甚微。2011年春节过后,婆婆执意要回广州照顾老伴。公公婆婆分居快两年了,我也不忍心再挽留婆婆。婆婆要离开时,林瀚铭抱着奶奶的腿不撒手,哭得一塌糊涂。看在眼里,我直想掉泪。
沟通是阳光,彻底消除婆媳间的雾霾
记:婆婆回去了,谁帮你们照看孩子?
邓:我们请了一名贵州籍阿姨。她到我家半个月,我就感到了烦恼。那个阿姨爱做表面文章,当着我们的面表现得相当勤快,又是擦地板又是洗抽油烟机。可只要我们不在家,她就把林瀚铭关到小房间,让他独自玩积木,她做自己的事。一次天气突变,她没有及时给林瀚铭加衣服,导致孩子感冒发烧,连续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。这样一对比,我不由得想起了婆婆在我家的时光。那时林瀚铭被奶奶宝贝似的宠着,长得白白胖胖,衣服干干净净。家里也永远窗明几净,一尘不染,哪像现在,阳台、茶几上经常布满灰尘。晚上阿姨下班回家后,我和林志刚照顾儿子吃喝拉撒,这才体会到了婆婆这些年的不易。想起婆婆任劳任怨、含辛茹苦为我们撑起这个家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婆婆与林志刚通电话时,得知孙子的情况后,难过地在电话那端哭了,表示要再来北京。我当然希望婆婆来,可又担心处理不好关系。我妈为我解开了心结,她在电话里开导我:“你和婆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,如果你们多沟通交流,相处会更愉快些。妈也做过儿媳妇,是过来人,懂得这样一个道理:婆媳之间坦诚相待,远比表面相敬如宾更温暖人心。说开了,再复杂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;闷在心里,再简单的问题也会复杂化。”我豁然开朗,立即打电话请婆婆尽快过来。
没等我和林志刚去广州接婆婆,她就迫不及待地赶来了。一见面,她搂着孙子亲个没够,含泪告诉我:“回广州这些天,我天天想孙子,想得睡不着。”我紧挨着婆婆坐下,动情地说:“妈,你回广州这段时间,我真正意识到了你的重要性,以前我有些地方做得不好,您别放在心上。”婆婆抓住了我的手,说:“我活了60多岁了,也不是完人。咱们是一家人,都不说生分话了。”那一刻,我和婆婆都热泪盈眶。
记:看来,母亲传授的“锦囊妙计”很管用!
邓:相当管用。此后,我敞开心扉,对婆婆不设防。家里大小事情我都要与婆婆商量;每天晚上临睡前,我要去婆婆房间打声招呼;遇到有应酬,晚上不能回家吃饭,我也要在电话里向婆婆解释清楚,免得引起老人误会。2012年母亲节,我送给婆婆一个带按摩功能的洗脚盆,对她说:“妈,您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,睡得更香。”婆婆很惊喜:“亚萍,母亲节你应该把礼物送给你妈妈。”我亲热地搂住她的肩说:“婆婆也是妈。”婆婆笑得很开心。
与此同时,工作上、生活中遇到什么困惑、烦恼,我也会向婆婆诉说。婆婆或安慰我几句,或给我出出主意,我们的沟通非常顺畅。
有时,婆婆做家务、照顾孙子累了,免不了唠叨几句,我不但抢着做家务,还用好听话暖她的心窝:“妈,这么多家务都是您一个人干,能不累吗?您歇会儿。”婆婆就会舒心一笑,说:“冲你这句话,我就不累了。”有时电视里播儿女不孝顺父母的案例,婆婆会义愤填膺地在家里反复说来说去。我顺着婆婆的话说:“老人将子女抚养大不容易,到了晚年子女还不孝顺太不应该了,这种晚辈应该受到全社会的谴责。”渐渐地,我与婆婆在精神层面越来越合拍。
记:婆婆是不是也改变了?
邓:是啊。婆婆的处世原则是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。将心比心,婆婆把我当亲闺女,有什么心里话也都告诉我。她想吃什么水果,想要什么款式的衣服,不再通过林志刚转达我,而是直接向我说。无论我回来多晚,迎接我的都是婆婆的笑脸和热菜热饭。无论谁来家里做客,她都热情地跟人家握手,用谦和的语气请人家多关照她的儿子、儿媳!哪怕是上门送水的农民工,婆婆也热情相待。
沟通是阳光,让我家的气氛变得温暖和煦。
记:你对天下婆媳有何忠告?
邓:婆媳之间相敬如宾,理论上没有错,但现实生活中会给双方带来心灵壁垒。彼此应敞开心扉,坦诚相待。如果儿媳能把婆婆当妈妈,婆婆自然也会把儿媳当闺女!
注:本文为网友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举报文章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南方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